紅網吉首站2月15日訊(分站記者 於茁 餘江明)震耳的鞭炮、轟鳴的禮花、激烈的鼓點,巨龍與鋼火、煙霧交織在一起,伴隨著鑼鼓聲、爆竹聲,長龍翻滾飛舞,四周鋼花點點、熱氣騰騰……
  正月十五的晚上,吉首市河溪鎮文化廣場,燒龍,這個獨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活動如期上演。
  舞龍人與火樹銀花的對舞
  簡短的祭龍點睛儀式後,喧天的鑼鼓響起,只見舞龍的青壯年們奮力齊吼:“嗨,起!”於是爆竹咆哮,煙花齊放,映紅了半邊天。22條巨龍在苗家漢子的舞動下,忽上忽下,忽左忽右,靈敏地躍入了沸騰的人海中。
  鞭炮放得震天的響,鋼花在空中四濺, 硝煙瞬間瀰漫了整個廣場的上空。群龍時而奔騰飛躍,時而穿梭打轉,那長長的身軀此起彼伏,蜿蜒跳躍,若隱若現,震撼的場面讓現場觀眾大飽眼福!
  說是“燒龍”,亦是“燒人”。一旁拿著鋼花筒的苗家漢子,盡最大努力地將“鋼花”噴向龍頭與龍尾。而舞龍者任“鋼花”貼著背脊如水銀般飛瀉而下,並不避趨。“怕啥,‘燒龍’就是這樣。火花越旺越好,大家才會平安吉祥!”18歲的苗家漢子小張瀟灑地說到。
  “爸爸,你看那個龍的尾巴燒掉了。”騎在王先生脖子上的4歲女兒指著眼前的那條已燒得殘破的龍。“這不,好不容易一大家子都在吉首過年,說是燒龍很熱鬧,就跟弟弟特意開車帶家人來看個新鮮。過節嘛,就圖個熱鬧,為個開心。”
  火龍騰躍佑苗鄉
  “燒龍”,是湘西苗民們為祈禱風調雨順、五穀風登的一項祭祀活動之一。在吉首市馬頸坳鎮、河溪鎮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,是當地群眾的一種送春形式。相傳,馬頸坳鎮為火龍、河溪鎮為水龍。如今這個簡單而古老的祈福方式早已融入了鄉親們的血液里。
  至深夜,舞龍玩遍了所有的街道,將吉祥如意的祝福,送到家家戶戶。火龍在“鋼花”舞過之後,於第二天早晨化身入溪,“燒龍”儀式便告結束。
  傳說很久以前,來了條火龍,混身噴火,興妖作怪,從此,土地乾裂,禾苗枯死,農民心焦如焚。這時,一對年輕夫妻挺身而出,帶領大家鑿山引水。然而,水通了,火龍又來了,它張開血口,噴出烈火,燒死年輕夫婦,烤幹了水的源頭。年輕夫婦留下男孩張共,繼承父志,到峨眉山求仙學法。三年後歸來,與惡龍苦戰三天三夜,用神火將惡龍燒死在洞里,他自己也力竭身亡。從此,風調雨順,五穀豐登。當地人民為紀念張共,慶祝豐收,每年元宵之夜要舉行燒龍活動。年復一年,形成風俗。  (原標題:正月十五金龍狂舞 吉首市河溪鎮鋼花燒龍速寫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x89vxtnd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